
一、成果来源及评价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经过近十年的储粮生物危害基础研究,结合现代传感技术,研发的一种便携式检测仪。本仪器于2012年通过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鉴定。本项成果已于2009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二、主要技术内容及对行业的意义
本仪器主要基于生物代谢基本原理,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对粮食储运过程中生物危害进行早期检测。仪器内设储粮状况智能判定系统,分为安全、临界、危害、严重危害四级,可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储粮状况初步评估。本仪器适用于储粮过程中真菌、害虫危害的早期快速筛查、粮堆局部高水分区快速筛查及通风效果评价,能够有效保证我国储粮质量安全,减少粮食损失,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三、成果的技术指标及先进性
本仪器与现行以测温为主的粮情系统相比,灵敏度提高30~40倍,检测时间2min左右,可提前一个月对粮堆中生物危害进行早期检测。且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
四、技术成熟度
本仪器于2012年底通过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鉴定。近3年来小批量生产并进入市场应用,经用户使用反馈,又对产品完善升级,现已趋于成熟,可以进入产业化阶段。
五、应用情况
本仪器已在全国21个省(区)的粮库及粮油质量监测站推广应用,每个省平均2~3台,用于储粮状况早期预警检测,效果显著。
六、成果转化造价与投资预算
投资要求:厂房车间用于仪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及售后维修车间。配套仪器用于仪器出厂前校准大概100万元。
七、成果应用案例
针对粮食仓储企业运输收储等环节,本仪器能够实现储粮生物危害早检测、早预防,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可以避免粮食储藏安全隐患,而且可以减少储粮企业经济损失,是粮食企业保粮减损的一把利剑。我国现有粮食仓储企业数以万计,以每个粮库购置1台估算,至少有数万台的销售量,预计销售收入可达亿元。
八、成果转化的合作方式
项目合作开发的方式。
九、联系方式
成果完成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
联 系 人:唐芳
联系电话:1391085100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典型成果图片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