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小麦及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高效转化牛羊饲料技术
发布时间:2017-06-08    
分享到:

一、成果来源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与河南中鹤集团的横向课题,课题名称为:小麦、玉米副产物高效转化牛、羊饲料技术研究开发。

二、主要技术内容和对行业的意义

本成果研究了一种小麦、玉米淀粉加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采用固态发酵技术,以提高淀粉加工副产物的蛋白质水平、增加益生菌含量并降低真菌毒素含量。淀粉加工副产物混菌固态发酵处理后不仅提高了粗蛋白含量,且微生物通过利用非蛋白氮转化为菌体蛋白,提高了蛋白质品质。此外,发酵产物中存在大量的益生菌,有效降低真菌毒素的含量,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长。说明,混菌固态发酵可以提高淀粉加工副产物的品质,促进其在饲料中的推广应用。

三、成果技术指标及先进性

技术指标:(1)发酵产物粗蛋白为≥22%,发酵前后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1.9%,干物质损失率为14.9%;(2)发酵前后真菌毒素,AFB1 含量降低了56.58%ZEN 含量降低了64.52%DON 含量也降低了29.37%;(3)同时发酵产物中有效活菌数,枯草芽孢杆菌≥2.0×1010 CFU/g,酿酒酵母≥2.0×107 CFU/g

四、技术成熟度

目前该技术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中试基地进行了实验室摇瓶培养和浅盘扩大培养试验。

五、应用情况

目前该技术尚未进行示范应用或转化。

六、成果转换造价与投资预算

该项技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发酵车间厂房及成套的发酵工程设备,包括液态发酵罐(种子),固态发酵设备,干燥,包装等设备。预期设备投入500 万元,流动资金20 万元,合计520 万元。

七、成果应用案例

2013 年,于河南中鹤集团(河南浚县)进行了以玉米及小麦加工副产物配制羔羊日粮的研究。选取40 只平均体重为25±1 kg 湖羊羔羊,分为2 组。粗料相同,试验组精饲料为发酵玉米及小麦加工副产物,对照组为市售羔羊精饲料,含有相近的代谢能、粗蛋白、钙、磷、ADF NDF。结果表明,以发酵玉米及小麦加工副产物替代传统的羔羊精饲料,对羔羊的生长无不良影响,试验期间羔羊存活率100%。能够提高中期羔羊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了羔羊的料重比,提高经济效益。对羔羊的血清免疫无影响。

八、成果合作方式

项目合作开发。

九、联系方式

成果完成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成果生产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李爱科

联系电话:13901118828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