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然而,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加工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粮食全产业链条减损迫在眉睫。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建立了体量巨大的粮食储备。如何保障储粮安全、不坏一粒粮,始终是粮食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
曾经,由于仓储设施、技术和装备的落后,虫害、霉变、发热、结露等问题造成储粮损失惊人。经过几十年的科研长跑,我国科学家攻坚克难,促进储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随着“粮安工程”、科技兴粮的大力实施,我国储粮设施、储粮技术得到有效提升。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始终以绿色储粮、节能增效、质量安全和品质保鲜为目标,加强粮食储藏“四合一”技术即智能机械通风、计算机粮情检测、低剂量环流熏蒸、高效谷物冷却四项技术及其集成创新。该技术有效消除了陈化粮问题,并将储粮损耗率从4%降到1%以内,储粮化学药剂施用量减少8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库存数量。如何及时摸清粮食库存家底,实时掌控粮食库存数量、质量,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质量大清查,全面摸清了库存家底,建立了分区域、分性质、分品种、分库点、分货位的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数据库,交出了一本实实在在的“明白账”,为今年疫情防控、粮食保供稳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清查中,以粮情动态云图分析软件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清查工作的快速推进和准确抓取数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针对粮食库存检查耗时耗力耗资和日常保管效率低的问题,粮情动态云图分析软件系统通过导入粮情数据信息,快速生成直观的粮情动态云图,可实现对空仓、半仓、新入粮、发热、结露、霉变、突变等储粮模态进行实时快速扫描和自动辨识,为发现库存粮食异动、局部发热、霉变等现象提供预警报告信息,预报预警准确率达80%以上,同时还可预测未来21天储粮状态及变化趋势,实现对储粮全过程动态数量监管和粮食日常质量安全管理。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等于建设无形良田,相当于“绿色增产”,对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意义重大。当前,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兴未艾,新技术在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领域的落地应用,也必将进一步提升全行业的科技储粮、科技管粮水平,为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科技动力。
我国粮食储备横跨七个生态区,各区气候差异较大,农户储粮环节由于仓储设施落后等原因还存在不小的浪费。要从不同地区情况出发,采用有差别的储粮方式,以有效减少农村粮食储存损耗。要在东北地区继续推广规模化农户储粮装具,帮助农民解决“地趴粮”霉变问题,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布局“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支持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推广应用节粮减损提质增效新技术、现代粮仓建设技术和物流配套技术,进一步降低储粮损耗,提升粮食品质。
要发扬粮食行业“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光荣传统,立足自身工作职责,推动节粮减损。要持续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农户科学储粮设施建设,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使农民收获的粮食得到及时处理、妥善保管,努力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同时,通过整合产后服务资源,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有效保障粮食质量,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此外,节粮减损还要从收获、运输、仓储、加工到餐饮的全链条上发力,从粮食的种(子)、种(植)、收、购、储、加、销全链条关注粮食的生产与消费,实现全程可追溯,让粮食储运真正实现绿色、生态、低碳、保质,用科技护好“天下粮仓”。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11版)